小明是一位敏感内向9岁的男生,他的妹妹今年6岁,妈妈经常在外地出差,承担家里主要经济来源,爸爸负责在家带两个孩子,在网上做点小生意。小明最近1年,反复出现怕鬼,不能单独睡觉、写作业,去卫生间的问题,必须有一个大人陪同才可以,近一个月加重。咨询中了解到爸爸:个性内向耿直,处理人际关系比较简单,家庭教育观念陈旧,脾气暴躁,偏爱女儿,对儿子没有耐心,要求过于严格,批评多鼓励少,易情绪发泄,拿鬼吓唬儿子多次。妈妈:个性外向灵活,人际关系较好,家庭教育观念新颖,但工作忙,回家时间少。小明内向少言,胆小怕事,没有争胜心,更喜欢跟妈妈相处。小明3岁时,有了妹妹,妈妈忙于照顾妹妹,忽略儿子3年。小明说“妈妈,睡觉时,你已经面向妹妹3年了,该面向我了吧”。经过心理咨询,小明父母认识到,因为二胎的出生、家庭经济等压力,缺失小明很多爱、关注和支持,爸爸想用拥抱来弥补小明,但小明不但不领情,还极力挣脱爸爸,并说:“真恶心”。虽然小明行为上极力排斥爸爸的拥抱,但嘴角露出了笑容,小明内心是需要拥抱的,只是一时不能适应爸爸的转变。那么拥抱和爱有什么关系呢?拥抱具体应该怎么做呢?
拥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,它能够传递温暖、安慰、爱和支持。小小的拥抱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治愈力量,除了让我们有安全和被爱的感觉外,更有益于身体健康,并且没有任何“副作用”,是不可或缺的健康催化剂。
一、拥抱和爱有什么关系呢?
亲子之间的拥抱,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,照亮孩子的心灵,为他们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关爱。
1、让孩子充满安全感
拥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。经常被拥抱的孩子能感受自己是被爱并充满安全感的,可以让他感受到独特性和自我价值,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内心。对于孩子来说,拥抱能让孩子能够清晰地感知到父母的存在,并从这种存在中获得安全感。孩子只有拥有安全感,心理才能健康发展,逐渐养成坚强、自信、乐观等受益一生的好品格。
2、让孩子感到快乐
拥抱的过程中,孩子体内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,这两种激素都被称为“幸福荷尔蒙”,能持续让人感受到快乐。
3、增进亲子关系,促进家庭和谐
中国式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都比较内敛,心里爱得再深沉,也从不轻易表露,但这会使得孩子误以为“我是个孤独的小孩”,“爸爸妈妈不爱我了”,从而变得疏远。拥抱比语言更有力量,一个小小的拥抱,孩子便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,可以有效消除沟通中的误会,化解亲子间的小冲突。如果我们经常拥抱孩子,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便会足够亲密,那么他们在遇到一些开心的或者烦心的事情时,才会愿意主动与我们分享,沟通多了,父母跟孩子之间的“代沟”自然就会减小很多。
4、促进孩子与大人身体健康
很多孩子抱着喜欢的洋娃娃、抱枕睡觉时,情绪会很快平静下来,这其实就是一种“拥抱”的治愈力量。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拥抱,便能让孩子保持更好的身心健康,通过在拥抱孩子的同时被孩子拥抱以减轻自己的压力。所以我们经常拥抱孩子,既是在呵护孩子健康成长,也是在缓解我们自己的压力。
二、拥抱具体应该怎么做呢?
1、每天拥抱孩子
作为父母,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表达对孩子的爱。每天一个拥抱,可以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鼓励、认可和关爱。
2、带着内心的爱去拥抱孩子
会让孩子得到家庭的归属感,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。中国的父母最容易忽视这方面的需要,也不善于用这种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,正视孩子的需求做出改变,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3、无条件的拥抱
大部分孩子年龄还小,极度缺乏安全感,他们尚不具备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,所以当他们独自应对生活中的事物时会显得很慌张。长期被不安全感裹挟,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,在面对未来生活中的种种“大场面”时,会不由自主地怯场害怕。每天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拥抱,让孩子知道,因为爱你,所以抱你。唯有如此,他们才能积累内心的能量,在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。
3、 用拥抱给予孩子肯定
当孩子感到被父母全心接纳和尊重时,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。他们更愿意开心地与我们分享生活的点滴。而对于总是担心被批评的孩子来说,他们可能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,从而让问题累积,愈演愈烈。当然,给予孩子关爱并不等于放纵或者过分溺爱,而是在爱与规则之间寻找平衡,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于支持。
爱是付出行动,每天一个简单的拥抱,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鼓励、关心和认可。就在今天国际拥抱日,来一个双方之间的甜蜜拥抱吧!
参考文献:国家疾控中心发布《儿童心理保健预见性指导》手册2022年。
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
供稿专家: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省胸科医院 李艳鑫
审核专家: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张建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