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
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,由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(四肢、皮肤、肌肉等部位的神经)损伤引发。约50%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,病程越长、血糖控制越差,风险越高。周围神经包括:感觉神经(传递触觉、温度、疼痛等信号);运动神经(控制肌肉活动);自主神经(调节内脏、血管、汗腺等功能)。
二、为什么会发生?
高血糖通过多种机制损伤神经:
1. 代谢紊乱:糖代谢异常导致神经细胞内山梨醇堆积、氧化应激增强,直接损伤神经。
2. 微血管病变:高血糖损害滋养神经的小血管,导致神经缺血缺氧。
3. 炎症与神经营养失衡:炎症因子增多,神经营养因子(如神经生长因子)减少,加速神经退化。
4.其他风险因素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吸烟、肥胖等会加重病情。
三、常见症状:从手脚麻木到内脏异常
症状因受损神经类型而异,早期易被忽视:
1. 感觉神经病变(最常见):手脚麻木、刺痛、烧灼感,常呈“袜套-手套样”分布;对温度、疼痛不敏感(如烫伤不自知);部分患者出现异常疼痛(如轻触即剧痛)。
2. 运动神经病变:肌肉无力、萎缩(如足部变形导致“爪形趾”);手脚活动不灵活,易跌倒。
3. 自主神经病变:消化系统:胃轻瘫(腹胀、恶心)、便秘或腹泻;心血管系统:静息心率快、体位性低血压(突然站立时头晕);泌尿系统:排尿困难、尿失禁;出汗异常:上半身多汗,下半身少汗。
四、危害不容小觑
1.糖尿病足:感觉减退+血液循环差→小伤口易溃烂、感染,甚至截肢(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%以上)。
2.跌倒与骨折:肌肉无力+感觉障碍增加跌倒风险。
3.内脏功能紊乱:严重心律失常、消化障碍等可能危及生命。
4.生活质量下降:慢性疼痛、失眠、抑郁等问题常见。
五、如何诊断与治疗?
1.症状评估:详细询问病史,如“是否常感觉手脚麻木?”
2.体格检查:用10克尼龙丝测试足部触觉、音叉检查振动觉。
3.神经电生理检查(如肌电图)定量评估神经损伤程度。
六、治疗原则:控制血糖+缓解症状+延缓进展。
1. 基础治疗:严格控糖(糖化血红蛋白≤7%)、控制血压血脂。
2. 中医疗法及非药物疗法: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,配合中医外治方法:中药熏洗、针灸、游走罐、电神经刺激等。
3.其他药物干预:营养神经、镇痛及对症治疗:胃轻瘫可用促胃动力药,体位性低血压需缓慢起立。
七、预防是关键!
1.控糖为首:定期监测血糖,避免剧烈波动。
2.年度筛查:确诊糖尿病后,每年进行神经病变检查。
3.足部护理:每日检查双脚有无伤口;穿宽松鞋袜,避免赤脚行走;洗脚水温≤37℃,勿用热水袋暖脚。
健康生活方式:低脂高纤维饮食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)、戒烟限酒。
八、总结
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隐匿而危险,但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进展。糖友需定期筛查、严格控糖,出现手脚麻木或疼痛时及时就医。科学管理,方能远离并发症威胁!
供稿:内分泌一病区 朱璞
编辑:宣传科
校对:宣传科
上一篇:老年便秘苦不堪言,中医妙招来帮忙
下一篇:慢阻肺用药的基本注意事项你了解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