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,中风成为常见病、多发病,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节,预防中风,减少中风对家庭带来危害有着重要的意义。从中医上讲,中风多是因内伤积损,肝肾阴虚,肝风内动,又因劳逸失度、情志不遂、饮酒饱食等诱发,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述中风的预防。
一、调整作息,让身体充分休息
关于冬季养生,在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早有详细描述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冬季天寒地冻,人体精气也应顺应季节变化而封藏起来。到了冬季人体阳气处于收藏状态,不要扰乱他收藏的状态。人们要顺应自然变化,做到天人合一,这样精气才能内守。要注意休息,不要疲劳熬夜,尽量在晚上十点之前入睡。如果违背了作息规律会怎么样呢?违逆自然规律则伤肝肾,出现肝肾阴虚,不能封藏肾阳,导致肝阳上亢、肝风内动,从而导致中风的发生。
二、调整情绪,使形与神俱
到了老年,体力和智力将逐渐减退,这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但往往会有不适应感,容易产生悲观、消极、失望等心理。老年人退离休后,也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、孤单寂寞的感觉。这种异常的情绪变化是促使老年人发病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老年人尤当注意精神调摄。《黄帝内经·上古天真论》中说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形与神俱才可尽终其天年,是精神调养的基本理论。养生的目的不仅是使人们的身体无病,而且要使人的精神健康,并保持形神的和谐统一。到了老年这个年龄段,首先是要放下各种精神包袱,勿患得患失,清心寡欲,心情开朗,时常保持乐观,避免郁积不良情绪;其次是要善于排除恼怒、悲哀、惊恐、焦虑等不良情绪。遇到不尽人意之事,要调整心态,心胸豁达,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做到心安而不惧,神清而气全。长期郁郁寡欢,精神压力过大,急躁易怒,必然导致肝气郁结,久而化火,导致肝阳暴亢、肝风内动,从而导致中风。
三、合理膳食,以水谷精微充养形体
四时调食,即顺应自然界四时之变化适当调节饮食,这是建立在中医养生学整体观念基础上的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依所居住环境季节调整自已的饮食,切不可喜好偏食某几种食物。中医以五味代表各种食物及其特点,也认为各种食物的摄取不能有偏;如果长期偏食,就会影响正常生理状态甚至发生疾病。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味过于酸,肝气以津,脾气乃绝;味过于咸,大骨以劳,短肌,心气抑;味过于甘,心气喘喘,色黑,肾气不衡;味过于苦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;味过于辛,筋脉沮驰,精神乃央。”每个人体质不同,适宜的饮食也不同,切不可盲目跟风养生,误食不适当的食材。五脏六腑依赖水谷精微充养,但也不可过剩。饮食有节,饥饱适当,是保证合理膳食的重要内容。进食过少引起消瘦,进食过多引起肥胖,无疑都是不好的。一般来说,当食欲得到满足时,热量需要得到满足即可,热量过剩即是脏腑负担。饮酒饱食,嗜食肥甘,痰湿内生,久而化热,痰热互结痹阻脉络,易发中风。
因此,调整自己的情绪、作息、饮食,顺应自然规律,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风的发生。
供稿:急诊科 刘政伟
审核人:张胜强
编辑:宣传科
上一篇:饮酒与头孢间隔多长时间你知道么
下一篇:失眠几多愁